戳我继续看全文

赵海峰眼神一凝,没有丝毫犹豫,对着通讯器沉声下令:“B7气闸,二级隔离协议。放他进来。”他的目光扫过苏明远惨白的脸和仍在渗血的鼻腔,补充道:“医疗组,准备神经稳定剂和强效止血胶。”

沉重的合金气闸在液压声中缓缓开启,卷起一小股带着外部戈壁尘土和冰冷空气的涡流。一裹着厚重旧式苏联军大衣的身影出现在门口,几乎堵住了整个通道。伊利亚·彼得连科。他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和极地严寒留下的深刻痕迹,皮肤粗糙皲裂,眼窝深陷,但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却锐利如鹰,带着一种岩石般的坚韧和深藏的疲惫。他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、沾满油污的帆布工具包,手里提着一个用保温毯和绝缘胶带紧紧缠绕的四四方方的金属箱子,箱体表面布满了撞击凹痕和低温凝结的白霜。

两名全副武装、穿着密闭防护服的安保人员立刻上前,手中的非致命性声波武器和磁力约束网发射器处于待激发状态。

“扫描。”赵海峰的声音不带感情。

一道淡蓝色的扇形光束从通道顶部落下,笼罩伊利亚全身。旁边的屏幕上瞬间刷过瀑布般的数据流:体温、辐射残留、金属植入物、生物特征识别……

“身份确认:伊利亚·彼得连科。辐射残留:轻微(北极背景辐射)。体内植入物:右肩钛合金关节(旧伤),左耳蜗骨传导增强器(中度损伤)。无活性生物污染信号。无异常能量波动。”监控员报告。

“武器?”赵海峰问。

伊利亚冷哼一声,用空着的右手笨拙地解开厚重的大衣扣子,露出里面同样破旧的毛衣和工装裤。他主动转了一圈,动作间带着一种老兵特有对流程厌烦又配合的意味。“只有这个,”他拍了拍腰间挂着的一把老式、磨损严重的莫辛-纳甘刺刀,“纪念品。在西伯利亚,熊比人讲道理。”

安保人员看向赵海峰。赵海峰微微颔首。扫描光束熄灭。

“包和箱子。”赵海峰指向伊利亚携带的物品。

伊利亚没有反抗,将帆布工具包和那个沉重的金属箱放在地上打开的扫描台上。高能X光和量子共振扫描仪同时启动。

工具包内是一些极地生存工具、维修零件、几块压缩得很硬的肉干、一个老旧的伏特加扁壶,还有一本封面磨损的《莱蒙托夫诗集》。金属箱内部的扫描图像则呈现出复杂的结构:厚厚的铅锑合金内胆、真空绝热层、以及……内部被牢牢固定在抗震凝胶中的几块形状不规则、边缘锐利的银灰色金属碎片,碎片旁还有一个火柴盒大小、闪烁着微弱蓝光的精密立方体装置。

“物品扫描完成。金属箱内为高密度合金碎片(成分分析:铍、铜、钨为主,含未知复合材料),无爆炸物及活性辐射源。小型立方体为未知型号微型处理器,处于深度休眠状态,能量反应微弱。”监控员再次报告。

赵海峰的目光锁定在那个微型立方体上。“‘小雪花’?”

伊利亚弯腰,小心翼翼地打开金属箱的保温层,露出内部。极寒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。他戴上厚实的防冻手套,轻轻拿起那个火柴盒大小的蓝色立方体。立方体表面光滑如镜,没有任何接口或指示灯,只有一种内敛仿佛液态的幽光在缓缓流动。

“达莎(Dasha)。”伊利亚的声音罕见地柔和了一瞬,带着一种对待易碎珍宝的小心,“我的……导航员,分析员,也是最后的记录者。”他用粗粝的手指在立方体表面特定位置按了几下复杂的序列。立方体内部的幽光骤然明亮了一瞬,随即投射出一束纤细到几乎不可见的蓝光,在空气中形成几个悬浮着不断变化的西里尔字母和数字坐标。

“深瞳北极‘冰棺’基地,”伊利亚指向坐标,“坐标、结构图、防御弱点、轮换时间……都在她‘脑’子里。”他看向赵海峰,“现在,能带我去看看你们的‘火种’了吗?我需要确认,它是否值得达莎用最后一点能量指引我来到这里。”

赵海峰深深地看了伊利亚和他手中的立方体一眼,转身:“陈博士,带路。去‘祝融’。”他又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苏明远,“你,也跟上。医疗组路上处理。”

通往“祝融”实验室深处的通道冰冷而漫长。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,混合着消毒水和淡淡臭氧的味道。墙壁是厚重的混凝土和铅板,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闪烁着红光的辐射警告灯。苏明远在医疗兵简单的鼻腔止血和注射了一针神经稳定剂后,被允许在两名士兵的搀扶下跟随。失明的黑暗并未阻碍他感知周围的环境,空间模型勾勒出这条深入山腹的钢铁脉络:粗大的冷却管道在头顶和脚下延伸,沉重的电缆束如同巨蟒盘绕在墙壁的金属桥架上,远处隐隐传来巨型机械运转的低频震动——那是基地的“心脏”在搏动。

陈薇走在最前面,步伐急促,白大褂的下摆翻飞。她没有回头,但声音清晰地传来:“北极坐标情报组正在验证。彼得连科先生,我需要你关于‘聚变第一壁’残骸的所有数据,特别是它在反应堆最终事故前的状态参数和……深瞳攻击武器的具体能量特征。”

“数据在达莎那里,等你们准备好能安全读取她的设备。”伊利亚的声音恢复了冰冷,“至于攻击?三枚磁轨加速的贫铀弹,初速……大概有每秒五公里。打穿了反应堆外围三米厚的混凝土和合金装甲,像热刀切黄油。他们的‘天使’士兵,是直接从冰层破洞跳进来的。”他紧了紧握着“小雪花”的手,“我的战友……用命拖住了他们几秒钟,让我带着达莎和这块碎片……”他拍了拍金属箱,“……从熔毁的堆芯边缘逃了出来。”

他的话让通道内的气氛更加凝重。赵海峰沉默地走着,坚毅的侧脸在昏暗的灯光下如同石刻。

终于,穿过最后一道需要虹膜和声纹双重验证的合金防爆门,一股更加强烈、混合着高温、臭氧和某种金属灼烧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。巨大的空间展现在眼前。

燧人氏基地深处的“祝融”实验室,空气冷得像冰窖。不是空调的效果,而是中央那台庞大的仿星器聚变装置散发出、被强力磁场约束着高达上亿度的等离子体所带来的心理寒意。空气里弥漫着臭氧、高温绝缘陶瓷的焦糊味,还有一种……微弱、类似烧红金属急速淬水的尖锐气息。

伊利亚·彼得连科站在巨大的观察窗前,魁梧的身躯裹着一件磨损的旧式苏联军大衣,上面还沾着极地的冰晶和油污。他灰蓝色的眼睛像西伯利亚冻土下的燧石,冰冷、坚硬,映着装置中心那团被磁场扭曲成复杂环状、散发着刺目白光的等离子体火球。他手里捏着一块巴掌大小、边缘呈撕裂状的银灰色金属碎片,碎片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蚀坑和熔融痕迹。

“第一壁,”他用带着浓重俄语腔调的中文说道,指尖划过碎片上那些狰狞的伤痕,“托卡马克的‘皮肤’。直面太阳核心温度,还要被每秒亿万个高能中子轰击。原设计是铍铜合金,加了点钨……像个纸糊的盾牌,挡在太阳前面。”他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,带着自嘲和刻骨的恨意,“深瞳的‘天使’们送它上了西天,用三枚磁轨加速的贫铀穿甲弹。”

赵海峰站在他身旁,目光锐利如鹰,落在碎片上:“你的‘小雪花’就藏在这堆废铁里?”

伊利亚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将碎片递给旁边穿着白大褂、眼神专注到近乎贪婪的陈薇:“核心冷却液管道夹层。超导铌钛合金包裹,电磁屏蔽层,物理隔震……藏了三年。深瞳的狗鼻子也没嗅出来。”他看向陈薇,“陈博士,你的‘星尘’……能承受多少中子通量?”

陈薇接过碎片,指尖感受着那冰冷沉重的质感,目光扫过旁边仪器上对“星尘”超导材料的理论抗辐照模拟数据。“理论极限是传统铍铜合金的17倍。但,”她话锋一转,声音冷硬,“这只是块室温超导材料,不是结构材料!它需要依附在基体上!你的碎片,是基体的残骸。”

“所以我们需要新的‘盾牌’,”赵海峰沉声道,“既能扛住中子炮轰,又能让‘星尘’附着在上面当血管,把聚变的热导出来发电。深瞳毁了你的反应堆,但没毁掉你的脑子。方案?”

伊利亚从大衣内袋掏出一个扁平老旧的军用数据盘,金属外壳上刻着磨损的镰刀锤子徽记。“‘雪绒花’计划最终版。新型复合基体材料配方:碳化硅纤维骨架,浸渍液态金属基体(镓铟锡共晶合金),表层等离子喷涂‘星尘’粉末形成超导网络。”他点开数据盘,投影在巨幕上,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工艺流程如同天书。“它能‘呼吸’,让中子穿过去造成的损伤自修复。也能‘传导’,让超导层把聚变的热能高效导出。”

陈薇的目光飞速扫过数据,眉头紧锁:“液态金属基体在强中子辐照下的稳定性?如何控制其与碳化硅骨架的界面反应?‘星尘’粉末的等离子喷涂如何保证超导网络的连续性?问题太多!这只是一个纸面上的……”

“纸面?”伊利亚打断她,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金属摩擦般的粗粝,“我的反应堆烧了三年!三年!这就是结果!”他猛地指向观察窗内,那团狂暴的等离子体下方,一个不起眼的闪烁着银蓝色微光的测试平台。平台上,正固定着一小块书本大小的银灰色复合板——正是按照“雪绒花”方案制造的初代样品!

“样品已经造好!就在你们眼皮底下!用你们提供的‘星尘’粉末!现在,缺的不是纸,是火!”伊利亚灰蓝色的眼睛死死盯着赵海峰,“给我一次测试!用你们的‘小太阳’!烧它!看看这盾牌,是能挡住太阳的怒火,还是像之前的垃圾一样化成灰!”

---

“祝融”实验室的气氛绷紧到极限。所有非核心人员被清场。厚重的防爆门层层落下。空气中弥漫着高压电特有的嗡鸣和液氦蒸发的嘶嘶声。

陈薇、赵海峰、伊利亚,以及核心团队,隔着数米厚的铅玻璃和强化陶瓷观察窗,目光聚焦在测试平台上那块银灰色的复合板——“初号盾”。它静静地固定在等离子体喷口下方,表面流淌着“星尘”粉末喷涂形成的微弱银蓝色网络纹路。

“等离子约束场稳定!能量输出提升至10%!”控制台传来报告。

“中子源启动!通量模拟:ITER运行峰值水平!”

“样品温度监测启动!应力传感器启动!”

“开始注入。”陈薇的声音冰冷而平稳。

观察窗内,那团被磁场扭曲的等离子体火球猛地向内一缩,亮度骤然提升!一道凝练到极致、散发着刺目白光的等离子体射流,如同太阳伸出的灼热触手,狠狠地轰击在“初号盾”的中心!

**滋啦——轰!!!**

无法形容的巨响和强光瞬间爆发!即使隔着厚重的观察窗,也能感受到那狂暴的能量释放!观察窗的强化玻璃瞬间被刷白!仪器警报声疯狂炸响!

“温度读数飙升!峰值突破3000K!”

“中子通量监测器过载!读数溢出!”

“样品应力……异常波动!结构完整性报警!”

伊利亚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,灰蓝色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被白光吞噬的区域。赵海峰面无表情,但下颌线绷紧如刀。陈薇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跳动,调取着每一毫秒的传感器数据。

强光和白噪音持续了整整三十秒。

当约束场逐渐减弱,等离子射流缓缓缩回,观察窗的视野才艰难恢复。

测试平台上一片狼藉。固定夹具被高温熔蚀变形,平台表面覆盖着一层黑色的溅射物。但中央——

那块银灰色的“初号盾”,依然矗立!

它中心被轰击的区域呈现一种刺眼的亮红色,边缘甚至有些熔融的迹象,但整体结构……完好无损!表面那层银蓝色的“星尘”超导网络,虽然在高温下黯淡了许多,但依旧保持着基本的连续性!更重要的是,连接在它背面的冷却液管道内,超导液氮正高速流过,将恐怖的热量疯狂带走!

“温度下降!冷却系统效率……超出预期!”

“结构应力回稳!未检测到裂纹扩展!”

“超导网络电阻……回升,但未完全失效!部分通道仍保持零电阻!”

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的低呼和掌声!工程师们激动地相互拍打肩膀!伊利亚紧绷的身体猛地松弛下来,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长长吐出一口带着冰雾的白气。

陈薇的脸上依旧没有太多表情,但她的指尖在数据流上划过时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。“材料表现……超出理论模型。液态金属基体在中子轰击下的自修复效应……比预期强。”她看向伊利亚,眼神复杂,“你的‘雪绒花’……不是纸。”

就在这时!

**呜——!**

刺耳的警报再次撕裂短暂的喜悦!不是之前的核弹警报,而是基地内部最高级别的生物污染警报!

巨幕瞬间切换,显示出“女娲”隔离区的监控画面!画面中,萨米拉所在的隔离病房一片狼藉!维生设备被强行扯断,警报灯疯狂闪烁!萨米拉本人蜷缩在墙角,身体剧烈地颤抖着,双手死死抱着一个冒着青烟的小型焚化炉!她裸露的手臂皮肤上,那些原本只是若隐若现的幽蓝色六边形网格纹路,此刻正如同活物般搏动、蔓延,散发出微弱的冷光!更恐怖的是,她的眼睛——瞳孔深处,也闪烁着同样的幽蓝几何光芒!

“萨米拉博士体内基因污染指数……突破临界值!”监控员的声音带着惊恐,“她……她强行启动了焚化炉,销毁了所有个人实验记录和……血液样本备份!”

“她在阻止数据外泄!”苏明远失声喊道,空间模型中瞬间锁定了萨米拉的位置和状态,“她的意识……在被污染侵蚀!”

“安保小组!强制镇定!最高防护等级!”赵海峰厉声下令。

画面中,穿着全封闭防护服的安保小组撞开房门。萨米拉猛地抬头,那双闪烁着幽蓝几何光芒的眼睛看向摄像头,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一股冰冷!她没有反抗,任由安保人员给她注射强效镇定剂。但在失去意识的前一秒,她的嘴唇无声地开合了几下,反复重复着一个口型。

苏明远的心猛地一沉。他认出了那个口型——

**“纹路……一样……”**

---

“祝融”实验室的兴奋荡然无存。陈薇迅速调出“初号盾”样品的高清扫描图,放大被等离子体轰击的核心区域。图像处理软件高速运转,剥离高温熔融的表层物质,分析深层结构。

当深层显微结构图呈现在巨幕上时,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
在样品被灼烧得最严重的深层区域,碳化硅纤维和液态金属的交界面上,赫然浮现出无数极其细微、但无比清晰、嵌套旋转的……**六边形网格纹路**!其几何形态,与萨米拉皮肤上的纹路,与元祖蓝图碎片上的纹路,**如出一辙**!

“材料……被污染了?”一个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颤抖。

“不是污染。”陈薇的声音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寒风,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片诡异的纹路上,“是‘蓝图’的底层代码……在极端能量环境下,被‘激活’并‘表达’出来了。它在……自我复刻。”

她猛地转向伊利亚,眼神锐利如刀:“你的‘雪绒花’配方……原始设计图在哪里?谁给你的?”

伊利亚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,他下意识地摸向大衣内袋,那里藏着一个更小、加密等级更高的数据芯片。“配方……是‘小雪花’解析深瞳北极基地数据库得到的……原始设计……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,“难道……源头也是……”

就在这时!

基地主控台那个沉寂已久的深空探测频道,再次自动激活!尖锐的提示音如同丧钟!

屏幕上,来自月球轨道“静默观察者”探测器的信息流被强制推送进来。没有图像,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报告:

`静默观察者探测器 - 状态更新:`

`主光学镜头已完成第7次焦距微调。`

`当前指向坐标:燧人氏基地 - “祝融”实验室核心区。`

`观测模式:穿透性量子扫描(深度:██米)。`

`备注:检测到高能级量子场共振特征(频率:11.3Hz)。特征源:非自然物质 - 代号“初号盾”。`

文字下方,附着一小段被解析出、极其诡异的探测器主动扫描信号波形图。那波形的核心频段峰值……赫然是**11.3Hz**!

实验室里,所有仪器屏幕上代表环境背景噪声的曲线图上,那个沉寂、曾被老K标记为“量子退相干噪声”的**11.3Hz**特征峰,此刻正如同苏醒的毒蛇,缓缓地抬起了头!

---

观察窗前,陈薇缓缓抬起头,冰冷的镜片反射着“初号盾”样品上那些幽幽闪烁的蓝光。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平板屏幕上那令人心悸的11.3Hz波形图,声音轻得像耳语,却让整个实验室的温度骤降:

“它看见了。”
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8:02:11

查看完整章节
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